轧制过程中,车间内弥漫着大量粉尘,直接影响对红钢运行状态观察,
同时影
响环境卫生、危害职工身体健康。粉尘主要集中轧制区,特别是轧机出口导管处。
分析认为是轧制力大和轧制温度高,大量粉末状氧化铁皮弥散形成。原设计未考虑
除尘装置,各机架后也没有足够安装空间。为解决此问题,利用一定压力轧机冷却
水出口导管处形成水帘,吸收粉尘,粉尘随水排入沟进入沉淀池沉淀,即“水封除
尘”。
粗中轧机 领用导卫时需确认导辊、滚动导板、滑动导卫等接触面光洁平滑、没有毛刺、无麻坑 ,滚动导卫各部件如导辊、导辊轴、轴承、导板等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,其中轴承使用寿命较短,一般在轴承检验更换时,其他部件也要作相应的检验与更换,各部件一旦发现情况不好,应立即更换,能修复的应修复 ,滑动导卫件、滚动导板表面磨损轻微(2mm)应清理创面继续使用,中等磨损(2~5 mm)应经过修复后使用,磨损严重的应报废处理, 粗中轧滚动导卫导辊开口度用卡钳测量,导辊的间歇应与来料尺寸相符,轧件能在导辊间顺利通过,不松不紧,滚动导卫入口夹板的宽度应比来料尺寸稍大。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导卫有SMS导卫、Morgan导卫、Ashlow导卫、Danieli导卫,都各有特点,但总的目标是保证线材产品的质量。推荐尺寸为:粗中轧夹板开口宽度比来料尺寸大10mm
80万吨棒材轧钢生产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之原料技术条件: 连铸方坯的检查验收应符合YB/T2011的规定,其主要技术条件有:1.连铸坯端部的切斜不得大于二十毫米。2. 连铸坯长度长为十二米,短为六米,长度公差为+七十毫米。3.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、重皮、结疤、夹杂、深度或高度大于3毫米的划痕、压痕、擦伤、气孔、皱i纹、冷溅、耳子、凸块、凹坑和深度大于2mm发纹。连铸坯横截面不得有缩孔、皮下气泡。4. 连铸坯鼓肚高度不得超过连铸坯边长的允许正偏差。5. 连铸坯不得有明显的扭转。6. 连铸坯端部因剪切变形造成的宽长不得大于边长的百分之十。7. 连铸方坯边长一百五十毫米,边长允许公差±五点零毫米,对角线允许公差≯七点零毫米。8. 连铸坯的弯曲度每米不得大于二十毫米,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的百分之二。9. 连铸坯表面缺陷必须清除。清除应沿纵向清除,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,长度不得小于深度的8倍,表面清除的深度不得大于连铸坯厚度的百分之十,两相对面清除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百分之十五,清除深度自实际尺寸算起。尽管孔型设计合理,如果导卫装置的设计或使用不当,也不能轧出合格的成品。10. 钢坯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499的规定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滚动进口导卫作用的苏州阿尔太机械于2025/7/28 14:11:06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heihe.mf1288.com/aertai-2878820518.html